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用自行车轮丈量世界
用自行车轮丈量世界“有些事,现在不做,就永远不会做了!”“希望在20出头的生命里,做一件到80岁想起来都还会微笑的事。”“旅行总是听故事的最好时刻。”这些充满正能量的美好语句曾经鼓励很多年轻人踏上旅途开始探索世界,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些语句出自一部叫作《单车环岛日志》的电影讲述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骑上自行车,独自一人展开七天六夜的单车环岛旅程的故事。
在李放的朋友眼中,他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另类。这种认识来源于他所热衷的“不靠谱”旅行方式自行车。
早先自行车在国内还是代步工具时,李放已经在一摞摞《体育博览》杂志中开始了精神上的“自行车之旅”。
“最早知道自行车的另类玩法是从环法自行车赛开始的。”李放向《中国科学报》记者如数家珍般念叨起上世纪90年代国外家喻户晓的自行车明星,“从那时起,我就希望能够拥有一辆公路车,骑上它,出发!”
这个梦想在他考上大学之后逐渐成为现实,彼时,正是自行车运动在国内方兴未艾之时,学校里大批志同道合的同合在一起组织了自行车协会,开始了真正的自行车旅行。
四年里,他们去过的地方不少,有周末几十公里的短距离拉练,也有利用假期进行的几千公里的长途跋涉。
其中最不可思议的是2006年的毕业旅行,他居然一个人去骑了川藏线年的川藏线还并未迎来大批的自行车旅行者,而独自一人上路的更是少之又少。一辆捷安特、一个装着三天干粮的背包,就这样,简简单单的,李放上路了。
“一路上遇到了许多虔诚的朝圣者,独自翻越觉巴山,夜宿荣许兵站,和可爱的藏族老老少少跳锅庄”李放向记者回忆着那一路上的点点滴滴,“我站在东达山口,那里宛若外星,冷酷得令人怀念。”
在翻过10座4000米以上的雪山,包括两个5000米以上的垭口,骑行2200多公里,历时25天之后,李放终于骑着自行车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在遭遇强盗、高原反应、风餐露宿的艰难旅程后,他终于站在了布达拉宫前,举着自己的自行车向镜头微笑米乐M6官网。
“轻而易举到达目的地所发现的美,没有自己历经艰辛后到达目的地看到的美那么震撼、直抵心灵深处。”李放说。
1924年,有记者问乔治马洛里:“你为什么要攀登珠穆朗玛峰?”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山在那里。”这句话成了登山界圣经般的名言,从此激励着无数人去征服一座又一座山峰。
当记者用同样的提问方式向李放发问时,他给出了类似的回答:“为什么要骑车旅行?因为公路在那里、风景在那里、美好的人们在那里、自由的心情也在那里。”
对于很多像李放一样的自行车旅行爱好者而言,骑车出行是探索自己内心和潜能、探索外在世界的最好方式。
自幼喜欢冒险的李放把自行车旅行当作一种自我挑战,与其他相对舒适的旅行方式相比,自行车旅行无疑是在用身体上的“自虐”寻找心灵上的“自由”。
“人类对自由的向往是天生的本能。”在李放看来,所谓的“自由”是一种纯粹意志的体现,不为外界事物所影响和决定。
骑车去旅行,你不必囿于交通工具的时间限制,也不会在车窗内看着窗外的美景可望而不可及。你的身体和座驾在旅行的途中本身已经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你所要做的只是放松身心,尽力去融入其中,感受沿途所经历的美与生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当旅行已经简化为一个目的地时,自行车旅行的快乐恰恰是在过程中、在体验中放逐心灵、探求人生价值。
近几年,随着自行车运动在国内的逐渐兴起,自行车已不仅仅是一种旅行方式,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中国旅游学院旅游科学研究所教授王兴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的自行车旅行及自行车文化的普及程度非常高,而国内自行车旅行成为时下年轻人的时尚旅行方式有多种原因。
“一是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客观的环境形势迫使我们这样一个自行车大国重新考虑自行车这样一种没有污染的交通方式。”王兴斌解释道,“其次,自行车旅行的兴起也与年轻人既想健身、又想自由自在地休闲旅行有关。自行车旅行相对而言是一种比较自由、轻便、费用也比较低的旅行方式。因而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需要看到的是,现在很多大城市正在开展的公用自行车租用活动,本身可以作为公共交通的补充,但现在很多人也将之作为一种城市旅行的工具。
“比如北京市东城区旅游局沿中轴线从天坛向北经过故宫、景山到鼓楼沿线都建立了公用自行车租赁站,很多外地和外国游客都利用这样的方式进行市内游。在南方一些县城与县城之间、景区与景区之间正在建设一些绿道,实际上这些绿道正是为自行车旅行提供方便的。因此政府提倡、提供自行车出游的便利条件也是自行车旅行热的一个因素。”王兴斌举例道。
自行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的旅行方式,它的最大特点是环保、自助、健康和自由。骑着自行车出行可以随时停下来享受自然美景,更适合现代人要求自由行的特点,这些都是其他旅行方式所无法比拟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自行车旅行的兴起是我们从过去的随大流、跟随旅行团的旅行方式向个性化的、自由行的旅行方式的转变,某种意义上也意味着我们的国民旅行正在从模仿式走向个性化。”王兴斌最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