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分类>>

米乐M6脚踏车时髦的骑行生活

2024-08-22 12:05:1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米乐M6脚踏车时髦的骑行生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一辆自行车是许多小青年的梦想,得到一张自行车票如获至宝,结婚有辆自行车大家都觉脸上有光。自行车曾经占据上海的大街小巷,是人们出行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它记载了太多的故事,见证了老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

  就在这二三十年里,城市向外扩张,人们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大,对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不得不选择把自己塞进铁皮盒子里,自行车,也就尘封在楼道中。

  2016年,自行车“逆袭”成上海滩的热门话题,共享单车让自行车出行再次走入年轻人们的生活,成为便宜而方便的出行方式。在这个全民燃油的时代,喜欢用两只脚踩踏着前进,喜欢鼓足劲去追逐风在耳际的感觉,这才是生活的乐趣。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位美国女作家埃米·哈恩来到中国,写了一部关于宋氏家族的书。书中特别提到,在上海,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人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

  宋耀如很喜欢骑自行车,在拥有自己的脚踏车后,在1900年长女宋蔼龄过十岁生日的时候,这位开明的父亲为她买了一辆“飞鹰”牌脚踏车,作为送给爱女的生日礼物。

  1917年在上海拍摄的全家照。宋耀如、倪珪贞的六个子女依次为:宋霭龄(二排左)、宋庆龄(二排右)、宋子文(二排中)、宋美龄(后排右)、宋子良(后排左)、宋子安(前排)。

  毫不夸张地说,时代的自行车甚至比今天的汽车还要贵重。当年,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比现在拥有宝马、奔驰还珍贵、体面。所以这位女作家断言,宋蔼龄是中国第一个拥有脚踏车的女孩。

  在二三十年代的中国,骑自行车是一件很时髦的事儿。电影导演、明星、阔少、海归这些得风气之先的潮人是自行车的拥趸,足蹬自行车,飘然而过,“人每遇之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急避两旁,而骑车者遂得意洋洋飞行如鸟而去。”

  从1941年到1945年这几年,国统区的政府和沦陷区的日伪政府都在限油,加油站供油限量,私家车加油凭证,当局号召“油改气”、“油改炭”,甚至要求车主用豆油和桐油来代替汽油和柴油。公共汽车和长途汽车都改成了木炭汽车。

  因为油荒,所以明星们的汽车就束之高阁了,四轮就变两轮了。周璇学脚踏车,跌断了脚踝骨;陈娟娟的奶婆禁止娟娟在夜里踏脚踏车……电影界里四轮变两轮之风盛极一时,因为明星们不便乘公共车子,所以三十六着,还是自备两轮车子为上乘的了。

  当时的自行车还叫自由车,不用油也不用车夫,两脚一蹬就走,威风极了。川流不息的自行车大军中,既有像周璇、陈云裳、童月娟、韩兰根、顾兰君这样的电影明星、知名导演,也有提供勤务、送信、物流等服务的普罗大众。

  1911年,上海邮政总局从英国购买了100辆自行车,开始用自行车投递邮件。这是自行车第一次投入到城市公用事业之中。

  此后,电报局、电话公司、公用局、局等众多机关,纷纷为员工配备标志与颜色统一的自行车作为工作交通工具。1933年,上海所有电影院为“跑片员”配备了自行车。

  虽然自行车不烧汽油,但是一辆车也不便宜。早在1939年,江西省党部编订的中学生国文课本教材中收录了一个名为“朴兴桥”的华人儿童的故事。

  1937年,日军攻占上海,一部分上海人逃难到菲律宾,向当地华人求助。当地华人慷慨解囊,为远道而来的中国同胞提供食宿,还发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筹款大会,把筹集到的钱和物资送到中国,资助抗战。

  在筹款大会上,有一个名叫朴兴桥的华人儿童,订购了整整一千个面包,请筹款会的理事帮忙寄到上海去。

  他解释说:“我在学校里当童子军,需要有一辆自行车,我爸我妈不富裕,不舍得给我买,所以我就攒钱,今天攒五分,明天攒一毛,攒了三年,攒了三十五美元,还差五美元就能买一辆自行车了。现在我听说日本人打中国,我决定不买自行车了,用我攒下的这些钱买成面包,送给中国的同胞吃,让他们吃得饱饱的,把日本人赶走!”

  1930年,一个名叫潘德明的青年人,随“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来到越南,并开始独自一人用步行和自行车的方式环游世界,历时8年,游历了40多个国家,于1937年7月返回上海,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徒步和骑自行车形式完成环游世界的旅行家。图为在旅行途中,他拜谒了印度诗人泰戈尔。

  筹款理事犯了愁,因为那时候从菲律宾到中国要走海路,路上需要很长时间,面包还没送到,就会全部坏掉。

  第二天,义卖开始,许多人被朴兴桥的拳拳之心感动,纷纷来买面包,你出五美元,我出十美元,一会儿工夫,面包就卖完了,竟然卖了三四千美元!这笔钱与其他善款一起汇到了上海。

  一个参加了面包义卖的美国贵妇人回国,在一次妇女座谈会上,她把这件事讲给汽车大王福特的夫人听。福特夫人也很受感动,她马上给美国驻菲律宾总督(当时菲律宾还是美国的殖民地)打电话,并寄去四十美元,请总督代为购买一辆最漂亮的自行车,赠送给义卖儿童朴兴桥。

  朴兴桥终于得到了梦寐以求的自行车,可他没有骑,他又请筹款会帮忙,搞了一场为期三个月的“义租”活动。人人争着出高价租赁,三个月过后,朴兴桥又筹到了三千多美元的善款。

  因为这件事,菲律宾华人儿童朴兴桥成了名声远播的新闻人物,而四十美元一辆自行车的标价现在看来让人吃惊不已。

  在菲律宾被日军攻占前,普通工薪阶层的平均月薪还不到十美元,即使成年人想买一辆自行车,也需要不吃不喝积攒小半年。

  到了60、70年代,自行车成为了结婚必备。所谓“三大件”就是结婚要购齐的物品: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在当时这并不容易。

  飞鸽、永久、凤凰,都是耳熟能详的自行车国货品牌,三个品牌中有两个都是上海产。从1962年直至1986年,自行车实行凭票供应。

  当时一辆自行车在150元左右,而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普遍在几十元上下,青年工人只有36元,况且买车还需要凭票购买,可谓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飞鸽作为新中国首个自行车国货品牌,曾经创造过多个记录:1987年产销量达到365万辆,达到全国第一;在国内最早的质量评比中,取得第一。

  1940年,上海第一家自行车生产厂,由日商小岛和三郎开设的昌和制作所在上海唐山路开业,这便是“上海永久”的前身,当时称为“铁锚”牌。

  解放初期,产品商标再次变更,由于当时受我国同苏联的特殊关系影响,商标画的是一只北极熊站在地球的顶端,并暂定名为“熊球”牌。

  后因色彩太浓,几经反复酝酿和讨论,决定采用“熊球”的上海话谐音“永久”。自此,“永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开进了千家万户,走遍了全国乃至世界。

  1957年,工艺美术设计大师张雪父先生设计了家喻户晓的“永久牌”标识,沿用至今。这个设计成为了中国设计史上的经典,对“永久”品牌的传播和推广起了很大的作用。

  如今,永久携手优拜也加入了共享单车的行列,于2017年初正式在上海投放,不久我们将在路上看到这抹亮丽的绿色。

  上海凤凰自行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7年中国第一家自行车车行——同昌车行。1958年,上海267家小厂合并,组建成了上海自行车三厂,这就是凤凰的前身,而老凤凰自行车的品牌则创建于1959年1月。

  上世纪70年代,大街小巷,“凤凰”牌自行车随处可见。“凤凰”被人们视为吉祥和高贵的象征,凤凰自行车在当时甚至成为姑娘出嫁时一份很有“面子”的嫁妆。

搜索